ToC类产品最先让人感知的是版本升级,版本升级往往意味着品牌升级。阿里也不例外,淘宝在选择在520这天,把发布10年的“手机淘宝APP”升级为“淘宝”;把发布一年多的淘宝特价版大版本升级为4.0,品牌从“淘宝特价版”升级为“淘特”,在淘特官方介绍中有这么一句:淘特,源头好货,不止特价! 就淘特来说,升级早就有迹可循。今年3月底,淘宝在BOOS直聘上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职位叫“淘宝特价版·消费者体验顾问”,若以最高薪资来算的话,年薪高达56万,这没什么,但“35岁以上”、“初中以下学历优先”、“长期生活在三线以下城市”、“5000微信好友者优先”等附加需求就耐人寻味了。 除了这些条件,还有一些不那么引人注意的细节: “会精打细算”——直白点就是省钱;“善于观察和反馈淘宝特价版”——直白点就是向朋友“推荐”淘宝特价版;“不用坐班”——你出去扎堆拉新赚钱吧;“工作地点不限”——广大三线以下城市等着你开发。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些动作看上去颇有些阿里自我革命的意味。回到淘宝端,新眸将通过本文尝试厘清此次淘宝特价版升级的背后主线。 01起于纷争 外界对于淘特的认知,离不开两个产品,一个是内部的,淘宝和孵化出来的淘宝商城,后来改名为天猫;一个是外部的,最初的名字叫拼好货,后来改名为拼多多。 众所周知,淘宝是阿里电商的核心流量池,也是主要孵化器。起初,当京东在3C领域突围时,淘宝成立了淘宝商城(后来升级为天猫)来狙击。后来,随着千团大战开始,淘宝也拿出了聚划算下场参与,为配合天猫的发展,阿里选择了将聚划算与天猫的市场部进行合并,成立营销平台事业部。 这样的操作,让阿里内部的天平有所失衡。 一方面,持续向天猫输血,导致搜索端、广告端和活动端基本都被天猫商家所占据,中小商家在阿里品牌化的策略中被忽略。2015年前后,淘宝系的中小商家普遍患上焦虑症:脱离淘宝或者维持原状都不是好办法。 另一方面,口碑的复活与聚划算的合并,实际上是阿里对团购模式判断下的选择。线上团购自聚划算成为最大赢家之后,战线已经转移到本地生活服务。也就是说,聚划算不再为淘宝商家服务,也失去了独立运营条件。 淘宝难以在作为阿里电商“流量池”的身份上做出双重选择:对天猫的消费升级和对聚划算的用户下沉。这两种不同的流量导入,虽然都在淘宝首屏有入口,但是这两种消费逻辑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分裂性,无论出于任何战略执行,都难以取得统一。 在不影响淘宝定位和天猫品牌属性的背景下,为了与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玩家竞争,阿里需要一个独立的平台,来承接非淘宝用户,他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签:“会精打细算”,也就是追求极致性价比。 于是乎,淘宝特价板应运而生,如果说拼多多开启了电商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下沉之路,那么阿里不得不将淘宝特价版重新推向前台,承接下沉。 02演进主线 2018年2月,淘宝特价版2.0正式推出,主打小商品折扣特卖。 起初的淘特,在供应链上和淘宝并没有较大差别,淘特只是作为淘宝商家销售折扣商品的补充;在运营方面,淘宝特价版由淘宝事业群的“天天特卖”团队运营,负责人是唐宋,向蒋凡汇报;战略上,虽然淘特的目标指向是拼多多,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内部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淘特今天的地位,和阿里电商策略导向是分不开的。 随着下沉市场被证明,淘特开始从不受待见的“淘宝的丑弟弟”,正式被推向前台,与每次升级伴生的是逐步完善的平台频道和活动,新眸观察到,淘特在短短的三年的时间里,通过版本更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内测阶段(从2018年2月2.0版本上线起,到2020年3月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 淘特通过十余次版本升级逐步增加了“新用户注册可获10元红包”、“9.9元包邮买服装、买百货、买生鲜食品”、“买就返红包”、“话费充值”、“签到领红包”等玩法和频道,并在2019年国庆节之前的版本中,增加了“工厂店”这一板块。 这一时期,淘特主打的“红包优惠功能”,没有其他更具有特色的业务板块,比如给新注册用户发放10元的红包,商品标价17.99元,使用红包后显示是7.99元,如果在淘宝搜索该商品,会发现淘宝店的实际价格也就在8元左右。 第二是独立运营阶段(从2020年3月推出淘宝特价版,到今年5月将淘宝特价版升级为淘特)。淘宝除了维持红包优惠的玩法外,差异化竞争优势变成了C2M(Customer-to-Manufactory)即顾客直接对接工厂。 这一时期,淘宝对拼多多的战术上是乏力的,拼多多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淘宝也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正式推出独立运营的淘特来对位拼多多。淘宝的C2M战略的核心是淘特,同步推出“超级工厂计划”和“百亿产区计划”,目的是未来三年,要帮助1000个产业带工厂升级为产值过亿的“超级工厂”,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打造10个产值过百亿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为这些产业带企业创造100亿新订单。 在这个阶段,淘特的动作更加密集,通过人人可领20元红包的“6·18官方补贴”、包邮的“1元更香节”、“厂货狂欢节”、“年货节”大促,主打力度更大的红包优惠,涵盖10月、11月、春节前年货置办的“1元包邮”直买厂货,让它得到了规模性的增长。 根据阿里的最新财报数据,目前淘宝特价版年活达到1.5亿,月活达到1.3亿,活跃比约87%。与此同时,汪海也从独立运营开始接手淘特,担任C2M事业部总经理。 第三是正式对位阶段,今年5月,阿里方面将品牌升级为淘特,上线了“官方补贴”频道,从实际体验看,有点类似于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并且在首页“猜你喜欢”上方拥有一级入口。 再联想到淘特一周年发布会上汪海透露淘特已上线食品生鲜产品,将采用原采地直销进行销售供货,这标志着淘特正式挺进拼多多腹地。汪海还透露淘宝特价版目前已接入10000个农产品直采基地,并在全国拥有1000个县域中心仓及超过3万个乡镇共配点。 不难看出,淘特想复制拼多多的成长路径,从阿里历次针对平台升级,比如“淘宝拼团”升级为聚划算、“淘宝商城”升级为天猫,此次淘宝特价版升级为淘特,是阿里电商平台板块中战略业务的提升。 03对位承压 就当下而言,在下沉市场的覆盖上,淘宝和拼多多仍有一定差距。 但下沉市场仍有空间,从CNNIC发布的数据来看,在中国近10亿的网民中,有51.2%的网民月收入不足3000元,其中还包括10.8%无收入者,学历构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超过58.3%;群体组成中,又以学生最多,占比为26.9%;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渔劳动人员。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拼多多崛起之前,下沉市场是被电商平台们所忽视的。 2020年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用户7.884亿,淘宝年活跃用户达7.79亿,需要注意的是,拼多多本身的发力就是下沉市场,如果淘宝要重新获得这个市场,依赖淘宝自身已经很难实现,升级淘特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下沉市场覆盖不足、淘宝平台增长放缓、拼多多来势汹汹,承压的淘宝选择将淘特进行品牌升级,也就不难理解了。 淘特升级后,阿里的电商体系性价比市场的淘特、大众市场的淘宝以及品质消费的天猫低中高端的矩阵覆盖初步形成。当下沉市场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提升之后,对于消费习惯和消费平台的切换,阿里有天然的优势,在闭环系统内形成新的向上的消费力。 比起亟需通过借力高价品牌来向上突破、打开高端市场的拼多多,阿里系来自这方面的压力会小一些。同样的入驻门槛,淘特能够依托阿里的资源积累与天猫生态的打通,以及孵化“淘品牌”的经验,使商家可以直接平移到淘特。 已有淘宝店、天猫旗舰店品牌,同时在淘特开店,能够享受到淘特新的流量红利,触达到新增用户,也不会增加过多运营成本。 这才有了财报会议上张勇的发言,“淘宝特价版的价值主张非常清楚,主要服务于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我们的目标就是形成一个矩阵,从而覆盖各类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也许,这才是淘汰升级的真正目的。 |
推荐阅读: |
淘特升级,阿里下沉
2021-06-01 16:55:00
2浏览
淘特升级,阿里下沉
- 上一篇:天猫618星厨总动员怎么赚喵币?
- 下一篇:京东京喜事业群换帅,新增便利店业务部
相关阅读
图文阅读
1、用户可通过视频号内容进入及预约直播间;2、发现页“附近的人”升级为“附近的直播和人”;3、视频号直播主播端上线美颜、滤镜、连麦、镜像等功能;4、直播间支持用户给主播打赏;5、直播间上线抽奖工具。
2020-12-28 17:27:17
该批货物的顺利出境,标志着上海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包裹零售出口模式首次进入规模化运作,进一步便利国内优质商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海外。
2024-01-09 08:35:17
京东3C数码在启动会上分享了联合京洞察发布的AIPC用户调研报告,指出AIPC兴趣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男性占比高达65%。在接受调研的用户中,仅47%的用户对AIPC有一定认知。
2024-04-02 10:17:11
如果入选火箭直购特价促销活动,商品将有机会曝光在酷澎的主页上,被更多消费者看到赢得更多曝光机会。此活动旨在助力各位卖家提升流量,促进商品销售,爆单韩国。
2023-05-07 16:27:02
京东MALL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经营家电、数码、电脑、通讯、家居、家装、百货、汽车、母婴、儿童、户外、电竞、休闲娱乐等品类
2024-07-04 17:14:06
为更好地保障用户的权益,1688平台于近日修订《1688工业品隐私政策》,修改后的《1688工业品隐私政策》将于2022年11月12日生效。
2022-11-07 20:42:28
作为印度第一大电商平台,Flipkart今年来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而不断上涨的业绩数据也给该平台注入了足够多的信心。
2024-09-30 13: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