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上面也有很多人都想要很好的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当自己的宝贝做上去了,但是主图却老是被人盗走,这种情况就很头痛,那么到底应该怎么防止被盗图呢? 淘宝卖家防止图片被盗图应该开启图片保护功能,图片保护功能能保护店铺图片安全,这样就不用怕自己店铺被盗图了。具体方法如下: 一、图片保护适合的类目 实拍保护目前只能用在男装、女装、童装三个类目,6月中旬会开放运动装,其他类目暂时无法用。 二、图片保护适合类型的图片 基本要求是图片中要有真人模特。如果没有真人模特是不能申请实拍保护的,如果模特图是没有露脸的,卖裤子的商家,或者是拍细节的或者平铺的卖家,建议使用图片护盾。图盾和实拍保护原则上只能选一个。可以对需要保护的图片进行编辑,但不建议过度编辑。可以对模特、背景、衣服有做一些调整,保证调完之后图片还是单张,过度编辑是指拼接、加文字、加logo、抠图、打马赛克等。这样操作就能保护店铺图片不被盗图。 淘宝宝贝详情页可以保护,但是拼接的详情页是不保护的,建议拼接前将各张单图分别保护再拼接。 盗图者把图片反过来发布可以投诉,左右调换也可以保护。 三、以下情形不能被图片保护,店铺会有被盗图可能: 1.手绘图现在不能保护,必须有真人模特的图片才能保护。 2.在大量文字背景前拍的图,这样很容易和其他的多字背景图片被认为是相似的。这种情况是保护不了的,因为要是保护了,就会判定那些很类似,但是又不是一样的图为盗图,这样会造成很多误投诉。在这种情况下建议留好原图,如果发现盗图,可以通过淘宝客服递交投诉。 3.直通车和钻展的图暂时未纳入淘宝打击盗图的范围内的,小二正在和相关部门联系解决的问题。 4.1688的盗图只有把1688的数据接入才能处理。 5.实拍保护本身是没有销量区分的。 四、卖家如何使用图片保护谨防盗图? 一定要在在发布宝贝前上传图片到实拍保护,然后再用图片去发宝贝。 被盗图怎么办? 扣分,并且要求删除图片。未经他人允许使用图片属于违反淘宝规则的行为,针对该行为一旦核实则淘宝将按照《淘宝规则》中的“一般违规行为”内容进行相关处罚。一般情况下,给予处理不当使用他人权利扣2分并同时删除宝贝,首次违规自检自查扣0分。 注意:投诉已经发起后,被投诉方修改图片、下架或者删除商品等行为不会影响处理结果,淘宝依旧会针对存在盗用图片的行为进行处理,若被核实存在盗用行为则投诉成立。 |
推荐阅读: |
淘宝主图怎么防止被盗?被盗图怎么办?
2021-04-01 21:15:19
浏览
淘宝主图怎么防止被盗?被盗图怎么办?
- 上一篇:淘宝蓝海市场是什么意思?怎么选择?
- 下一篇:淘宝第五张白底图怎么做?有什么用?
相关阅读
图文阅读
一般来说,收费的标准无非是要产生了作用才会开始收费,那么一般来说无非是五个方面来进行收费的,下面来说一下商家们经常会见到也会使用到的三种方式。
2021-02-22 23:15:32
大家登录商家后台,进入到优惠券页面,点击建立优惠券,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要建立的优惠券模式,这样淘积木优惠券就设置好了。
2020-12-08 14:46:03
对于淘宝大家应该熟悉一个公式,淘宝访客=展现量*点击率,何为展现量,展现量就是宝贝展现在买家面前的次数(简单说来,就是宝贝所在页面被打开的次数),比如搜索某个关键词,你的宝贝展示在第二页。
2021-06-12 22:08:24
我们打开淘宝,登陆上之后,在左上角找到卖家中心,选择出售中的宝贝。在进去之后,我们就能看到正在出售的宝贝了,在你要编辑的后面选择编辑宝贝。进去之后选择切换类目,设定你的产品的类型。
2022-02-10 13:39:07
对于刚在淘宝开店的商家们来说,增加淘宝宝贝销量非常重要,只要有销量,才会赚到钱,这个时候可以去设置搭配宝,流程如下:作为营销工具,不是所有的店铺都有该功能的,首先商家们要去订购搭配宝工具,这个在营销中心里面可以订购,只有订购了才可以去使用该工具。
2022-01-17 21:05:21
通过逛逛达人身份认证后,粉丝必须大于5000,精选内容大于30篇,前往创作者中心:创作者中心-中部-种草任务-去开通;点击-去开通,阅读种草任务权限说明并确认。
2021-02-24 15:45:05
第一步,需要商家去打开淘宝千牛卖家中心,找到宝贝管理板块,并点击。第二步,点击发布宝贝,在新出的页面宝贝标签区就可以进行打标签的操作了。
2021-09-16 09:30:10
淘宝店铺差评的数量对店铺的信誉和销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店铺的差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店铺的信誉和排名。具体来说,一般认为,店铺的差评率应该控制在5%以内,如果差评率过高,就会影响店铺的销售和信誉。
2023-04-26 22:43:50
网店上卖保健品是合法的。淘宝在平时突发事件处理中发觉保健产品的举报相对性较多。并且这种产品通常被立即服用,对身体有一定的潜在性风险。
2022-08-07 20: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