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平台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其实也制定了保价的规则,但是有些人不知道淘宝保价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也不知道可以保几次。 淘宝保价险是从活动结束后开始计算保障时间的。 例如:买家于2019年8月15号在聚划算购买了一件已投保保价险的商品并以200元达成交易,参聚时间是8月16日10:00结束。 那么该商品就是从8月16日10:00之后开始计算保障时间的,一直保障到8月31日10:00之前。 可以保几次? 淘宝保价险只能用一次,用过一次以后就不能再使用了,因此,买家在购买商品以后,只能向保险公司申请一次的差额理赔,不能多次向保险公司申请差额理赔。 七天保价规定:淘宝大促活动期间带有价保标志的订单,可以享受价格保护,价保具体时间以订单上标识的价保服务期为准。 申请时间以订单上显示的价保服务期为准,一个商品仅可成功申请一次价保服务,系统会自动计算差价金额,价保退差价的处理时效,请以页面提示的时间为准, 通常不会超过24小时,处理期间请不要确认收货。 保价规则: 1、如果淘宝卖家店铺的商品被下架、删除,那么商品是不支持价保补差的。活动商品订单在支付的时候,如果买家使用了品牌兑换卡,那么该商品就不支持价保补差。 支持价保的商品仅可成功获得一次价保补差。已经申请过全额退款、退货退款的淘宝订单是无法申请价保补差的。 2、申请退款、退货、换货的过程中,买家无法发起价保补差申请。如果购买的订单没有发货,那么买家是无法发起价保补差申请的。如果已价保补差的订单发生售后退款的,最大可退金额须扣除价保补差金额。 3、如果用户存在利用本价保服务进行盈利或者非法获利、以任何形式转让或者转移其所享有的价保权益、非本人使用的; 或者淘宝有合理理由怀疑用户存在不当使用、申请价保服务或补差权益的,淘宝有权不予补差,可要求用户退回已价保补差金额、用户无法申请补差。 4、如果活动商品参与了买就返、预售玩法不支持价保,不展示价保标识。 淘宝的价保只能够申请一次,大家要注意,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必须要在活动结束之日起15天之内完成,并在7天之内提交理赔申请,否则淘宝保价险就会失效。 |
推荐阅读: |
淘宝价保从什么时间开始算?可以保几次?
2023-03-03 13:36:06
浏览
淘宝价保从什么时间开始算?可以保几次?
- 上一篇:天猫国际自营可靠吗?怎么判断正品?
- 下一篇:天猫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修订
相关阅读
图文阅读
在处罚规则上,扣6分对店铺不会有影响。但是不排除会在系统内部对搜索上有一定的权重降低。但是扣12分影响就会比较大,建议你熟读淘宝规则,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不要再违规,坚持到明年分数清零。
2022-05-27 22:09:57
1.通过查找好友,读取他的邮箱资料。2.查看哪些邮箱给163 126邮箱注销了。3.注销的邮箱我们再次申请。4.所以我们得到用户名、邮箱、密码。5.登陆淘宝选择忘记登陆密码,输入邮箱,判断这个号是否是淘宝号。
2022-06-14 11:52:52
因为每个优惠券发布之后都要设置有效期和发布数量的,如果到期了超过领取数量了,就会出现这种提示。或者卖家认为的下架优惠券也是这种提示。
2021-11-25 20:54:28
如果店铺的产品质量不过关的话,那么就算之后其他的方面做得都非常的好,但是却也依旧是难以让买家们产生一个比较满意的感觉,从而信用分自然也就无法提高了
2020-12-04 17:11:58
淘宝活动期间是不可以修改库存的,库存虽然是不会影响搜索权重,但如果有报名的官方活动时要注意活动规则,大部分活动对于库存都是有要求的。
2021-11-08 23:41:06
淘宝无法代付的原因,部分不代付,具体取决于实际页面是否支持代付。付款金额不足1元时,不能代为申请付款。只支持全额付款,不支持部分付款。
2023-02-07 22:04:36
淘宝账户不是首次注册淘宝首单减免是专门为新用户开设的优惠活动,如果你的淘宝账户不是首次注册,那么你就不能享受到这个优惠。所以,在使用淘宝首单减免之前,你需要确认自己的淘宝账户是否是首次注册,如果不是,就无法使用该优惠。
2023-05-10 18:16:48
如果用户是在售后退款,商品的钱款会退还至发生交易的淘宝账户绑定的支付宝中,如果用户申请的是“未收到货仅退款”或“已收到货,不退货仅退款”,卖家自行同意或者超时退款成功的,钱款会按原有的支付方式退回。
2021-09-27 22:29:56
首先大家要知道宝贝入池的意思,就是入猜你喜欢的选品池,如果店铺的宝贝能够进入到这里的话,可以精准的向消费们推广宝贝,在一定的程度上面可以增加宝贝的销量。试想,如果你在逛淘宝,这个时候系统给你推荐一些商品,你看到了喜欢的宝贝,自然就会去下单购买了。
2021-01-06 16:50:16
在电子商务领域,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信誉评分对于卖家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到卖家的销售量,还反映了卖家的服务质量和商品品质。然而,许多卖家在努力提升信誉评分时却遇到了瓶颈,发现评分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高度。
2024-03-14 1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