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商新规即将落地 9月1日起,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就要正式施行了。 该《规定》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全面且详细地梳理了现存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结合电子商务法、反垄断法、行政处罚法等,明确了经营者和平台的法律责任。 《规定》一共43条,主要内容分为五章,分别为总则、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可以看到,《规定》第二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影响市场公平交易,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第二章中,《规定》细致地列举了诸多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明确了其构成要件和认定要素。 其中,既包括仿冒混淆、虚假宣传、贿赂相关人员等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上的新表现形式,也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最新变化作出了补充回应,如反向刷单、非法数据获取等新型手段,同样将受到有效规制。 同时,《规定》还设置了兜底条款,为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行为提供依据。 毕竟,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环境更是瞬息万变。只有不断地细化和完善相关规则,才能避免电商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新规不仅对普通商家的经营行为做出规范指导,还重点要求电商平台实行规范经营,着力强化了平台经营者在管理上的责任和义务。 平台经营者需加强对平台内竞争行为的管理。在发现违规行为时,平台应及时采取措施,并依据实际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 对于监督检查和执法办案,《规定》也用了不小的篇幅介绍。 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解读,此次新规不仅明确了各个主体的法律责任,还对执法办案程序进行了优化升级,使其能够更好地突破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的难点问题,强化监管效果。 可以看出,此次施行的《规定》将行业整改的重点放在了强化主体责任、坚持规范竞争上,以此带动市场活力,促进互联网企业良性运行、积极创新。 市场监管总局也表示,它将是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有序竞争、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规定》的正式施行,势必会对电商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电商行业将出现重大转变 每一次重量级新规的落地,往往都会引发行业的震动。更别说这次新规落地,俨然就是一次行业发展的拐点。 对于各大电商平台及其入驻商家而言,以下几点变化,需要尤其注意。 首先是某些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将被严打。 据《规定》第七条,经营者不得利用网络实施混淆行为,让人误以为是其他商品,或者和其他商品或服务存在特定联系。 这针对的显然是那些喜欢仿冒大牌、误导消费者的违规商家。 《规定》的第八条和第九条,也明令禁止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商品生产经营主体,或者商品性能、功能、质量、来源、曾获荣誉、资格资质,商品销售状况、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用户评价等信息,欺骗或误导消费者购买该产品。 据黑猫大数据中心发布的《2024年618消费投诉数据报告》,在今年618大促(5.20~6.20)中,黑猫投诉平台日均有效投诉量超过了1.6万单,环比增长4.39%,相比去年618上涨了22.58%。 如果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虚假宣传”的关键词,还会收获超过100万条投诉。 显然,虚假宣传已经成为电商平台的一个主要投诉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亟需受到整改。 同时,对行业内的某些潜规则,如刷单炒信、好评返现等手段,《规定》也绝不姑息。 此外,《规定》还明确了恶意下单等行为同样涉嫌不正当竞争。 根据新规第十六条,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直接、组织或通过第三方反向刷单、恶意在短期内批量拍下商品不付款,或者恶意批量购买后退货、拒绝收货。 其次,平台的责任和义务变得更明确。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作为电商交易中的关键一环,平台企业掌握海量数据,连接大量主体,既是网络不正当竞争监管的重点对象,也是协同监管的关键节点。 因此,《规定》中接连三条针对的都是平台经营者,重点强化了平台责任,并督促平台企业对平台内竞争行为加强规范管理。 具体而言,禁止平台通过各种手段对商家进行不合理限制、附加不合理条件、收取不合理的服务费用。 并且,平台不得无故利用技术手段,滥用后台数据或信息管理优势,干扰商品展示顺序、屏蔽第三方经营信息等。 这意味着,各大电商平台在长期竞争中卷出来的“自动比价”“仅退款”等服务,很可能会被优化升级,从而使商家们迎来一波“松绑”。 综合来看,《规定》进一步维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或将导致行业内涌现一波利好商家的新机会。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人士认为,9月新规施行后,平台政策是否转变、如何转变,将成为许多商家是走是留的关键。 3.电商行业走向规范化 8月22日,在京浙沪三地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五大互联网企业共同签署《网络交易合规经营自律公约》。 同时,各项新规的接连落地,也促进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市场主体的发展。 近期,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整治平台生态,重点为商家减负增效。 以拼多多为例,它先后向大批商家退还了部分技术服务费和推广软件服务费。并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为了进一步深化平台生态建设,将投入百亿资源,扶持新质商家。 未来一年,它还预计通过交易手续费减免计划,对优质商家减免100亿元。 无独有偶,此前,淘宝天猫也宣布要正式取消年度软件服务年费,并全面优化了运费险、“仅退款”等策略,进一步为商家减负。 抖音不仅自动撤销了大批商家在过去数月内因B类违规而被扣除的罚款,还新增了“破价风险”预警拦截功能,在商品报名平台活动时,对那些存在价格过低风险的商品发出预警,以减少商家的经济损失。 京东则持续升级“春晓计划”扶持商家,并内测“逆向保价服务”,将核查退回商品质量的环节提前到快递取件揽收的阶段,以此帮助商家减少售后纠纷,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 随着“价格战”的逐渐降温,电商平台纷纷转变策略,不再单一追求低价,而是更加注重商品与服务品质的提升,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这一转变,既是市场风向与实际情况转变下的必然结果,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宏观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整个电商行业正逐步度过野蛮生长期,走向更加规范、理性的赛道。 |
推荐阅读: |
最严新规将实施,电商行业要变天了
2024-09-02 10:56:24
浏览
最严新规将实施,电商行业要变天了
- 上一篇:“仅退款”正在滚出电商
- 下一篇:快手发布《2024秋冬服饰行业趋势报告》
相关阅读
图文阅读
闲鱼社区日前发布公示,宣布将面向全体卖家收取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单笔最高收取60元;针对同一自然月内,产生的成交订单数量大于10件且累计成交金额大于1万元的卖家,超出后的每一笔订单实际成交额的1%收取软件服务费。该变更将于2024年8月9日生效,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
2024-07-30 11:21:23
沉默账户管理规则变更前,满足以下情形,视为用户自愿放弃京东账户,京东将收回账户的使用权:用户的注册账户连续十二个月未登录京东任一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相关网站及客户端等;账户内不存在未到期的优惠券、京豆、礼品卡等相关业务。
2022-04-05 19:22:23
简单来说,最新协议允许平台对授权商家(同意开通“自动跟价”功能)所有商品进行改价,而此前只能修改活动商品的活动价格。
2024-06-24 13:05:17
亚马逊宣布为悉尼Prime会员提供免费当日送达服务,此项新服务覆盖了该市90%以上的人口,凡符合条件的订单满49澳元即可享受该服务。
2024-08-21 15:05:40
随着新一个双十一的不断临近,各大电商都开始摩拳擦掌,进入了积极备战状态,也不例外,今年除了积极备战双十一之外,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也有了新动作。
2021-10-30 23:41:52
该功能的使用步骤为:点击Seller Cockpit Pro的“营销”选项卡,转到社交媒体页面并滚动到“您的社交媒体帐户”部分;
2023-11-30 11:11:12
美国标准专线(普+特)-HY线路的参考运输时效为10-28天,重量限制在4.5KG之内,可发产品参考普货、走货属性,可发国家是美国。
2022-08-23 2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