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里巴巴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 阿里巴巴又传来重磅消息。 8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将于8月28日生效,正式成为在纽交所和港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另外公告显示,此次双重主要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和融资。 这一变动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多年布局终于是有了结果。 2014年首次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于2019年在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数据显示,从这时候开始,阿里的大部分公众流通股已经转仓到香港,且市值和交易量一直位居港股前列。 2022年7月,阿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而且在港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纽约交易所及港交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对此,时任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的张勇表示:“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的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据阿里预期,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将有助于扩大其投资者基础及带来新增的流动性,尤其是可触达更多位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但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阿里又发布公告称,由于需要制定一份新的员工持股计划,将不会按照原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双重主要上市。 这一拖,就是一年半。直到今年5月,阿里才在2024财年的业绩报告中提到:“我们一直在为香港主要上市做准备,目前预计于2024年8月底完成转化。” 此后在8月15日最新的财报会上,阿里CFO徐宏透露,股东大会通过提案后,阿里巴巴预计于2024年8月底争取可以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至于之后如何接入港股通,还得去履行各个交易所不同规则下的一些程序,应该按照程序来做,可以实现的。” 换而言之,正如此前摩根士丹利所预计的,阿里完成双重主要上市后,很有可能会被纳入港股通,进一步吸引来自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8月22日,阿里召开股东大会批准了寻求香港主要上市转换的提案,并于8月23日早间正式发布公告。 至此,阿里一波三折的双重主要上市计划终于尘埃落定。在8月28日正式生效后,也将对阿里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双重主要上市”,对阿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来说,双重主要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就是指一家公司同时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且都作为主要上市地。 在这一情况下,阿里相当于在纽交所和港交所都是独立上市的,需要分别遵守各自市场的上市规则和监管要求,包括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公司治理等。 而企业想要在资本市场进行跨国上市,还有一种方式是进行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比较容易跟双重主要上市混淆。 比如2019年阿里就已经在港交所完成了二次上市,但在形式上是通过存托凭证实现股票的跨市场流通,不会涉及新股的发行,也不符合纳入港股通的条件。 同时,二次上市后,阿里在港交所的股价和在纽交所的股价是紧密相关的,一般不会产生明显价差。 好处就是流程更简单、成本更低,在不会受到第二上市地过多监管的同时,也拓宽了融资渠道,增加了股票的流动性。 与之相比,双重主要上市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成本和操作复杂性也更高,因为公司需要同时维护两个市场的上市公司地位。 既然如此,阿里为什么又要大费周章地进行双重主要上市呢?综合来看可能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规避单一市场的风险,早在2014年阿里筹备上市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港交所,甚至已经开展了相关路演。但受限于当时的上市规则,阿里才转而赴纽交所上市。 考虑到当时美股深厚的资本池和高度流动性,阿里也确实在纽交所获得了更大的融资机会。上市当天,阿里巴巴首日开盘价92.7美元,较发行价大涨36.32%。阿里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马云也因此跻身中国首富。 不过,其实直到赴美上市前夕,阿里还曾公开表示:“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共同分享公司的成长。” 此后的几年里阿里股价一路上涨,并于2020年达到316.66美元的历史高点。但由于种种原因,此后阿里股价又逐渐回落至发行价附近。 在这一背景下,面对美股市场的不确定性,阿里在港股双重主要上市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单一市场的风险,增强自身在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二是扩大投资者基础。就像阿里此前在公告中所说,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将有助于扩大其投资者基础及带来新增的流动性,尤其是可触达更多位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摩根士丹利在今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预测,阿里巴巴在完成双重主要上市转换后,很有可能被纳入港股通。其认为,阿里巴巴的同股不同权架构不会再成为纳入港股通的障碍,港交所于2021年放宽第二次上市要求后,今年3月中通快递已成为首个同股不同权被纳入港股通的公司。 因此摩根士丹利预计,阿里巴巴被港股通纳入将在9月4日得到确认、9月6日宣布、并于9月9日市场开盘时生效。 同时,根据美团、小米、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等公司的情况,摩根士丹利预测,在纳入港股通后,南向资金在前六个月内可能为阿里巴巴港股增加约120亿美元的增量流入。对于目前认为自身价值被严重低估的阿里巴巴而言,这无疑是十分关键的。 三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规划。无法否认的是,虽然阿里的国际业务一路高歌猛进,但最核心的还是在内地及亚洲其他地区的业务。 随着阿里完成港交所的双重主要上市,并纳入港股通,有望收获一大批更加熟悉阿里具体业务的投资人,从而带动阿里的估值回归合理轨道。 3、阿里巴巴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去年11月,SEC官网披露的144文件显示,马云家族信托计划减持8.7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创始人股份。 对此,马云办公室律师迅速回应称,这份文件披露的是一个远期的出售规划,实际并没有进行。同时其表示,马云坚定看好阿里,当前股价远低于阿里实际价值,仍会坚定持有阿里股票。 此后不久,又有消息称马云在2023年第四季度购买了约5000万美元的阿里股票,蔡崇信也通过家族投资平台购买了1.5亿美元的阿里股票。据此估算,马云可能已经取代软银成为了阿里最大单一股东。 有鲜明的态度,也有具体的行动,足以证明马云确实认为阿里的实际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与此同时,阿里的管理层也持有相同的态度。阿里最新财报披露,2025财年第一季度,其已投入58亿美元回购6.13亿股普通股;过去的2024财年,阿里累计投入125亿美元用于回购,回购规模位居中概股第一。 截至6月30日的财年一季度末,阿里流通普通股为190.24亿股,季度净减少4.45亿股普通股,净减少比例为2.3%,同时阿里股份回购计划下仍有261亿美元的回购额度。 如今,阿里即将在港交所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纳入港股通后还有望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在此背景下,阿里可能还会顺势加大股票回购力度,从而提升股东回报、提振市场信心。 届时,距离阿里的各项业务都得到合理的估值,或许也不会太遥远了。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将重回巅峰
2024-08-26 16:20:02
浏览
阿里巴巴将重回巅峰
相关阅读
图文阅读
1月6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快手电商关联公司——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了“116快手电商购物狂欢节”、“快手首单保障”、“快手电商116”等相关图案商标,国际分类均为广告销售,申请时间为2020年12月30日,目前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
2021-01-07 10:05:23
奥地利国家旅游局和多名奥地利本地商业伙伴组成的代表团,近日在奥地利驻华使馆旅游处旅游参赞、奥地利国家旅游局亚太区总负责人雷纳先生的带领下,对携程集团进行友好访问。
2024-09-29 11:33:36
为了维护平台用户权益,并重申阿里巴巴国际站对商品安全重要性的关注,阿里巴巴国际站将对需要召回的商品进行下架处理。
2022-10-22 11:01:38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我国2024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3年突破千亿件提前71天。
2024-08-13 10:55:20
除了应用榜,财报数据也证明淘特表现不俗。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淘特年活跃买家为1.5亿,单季度增长5000万。同季度,阿里中国零售市场年活跃用户增加3200万。
2021-07-21 20:01:24
符合条件的卖家和商品在指定入口设置该服务后(生鲜&食品行业满足指定条件的卖家将直接加入该服务,无需自行设置),可在商品详情页、搜索页面展示相应的服务标识,同时须按承诺的发货时间进行发货。
2023-12-10 22:18:36
欧美地区消费者可在敦煌网平台下单选择使用极兔国际物流服务,极兔也将持续为消费者提供用户体验优质、费用优惠的高价值物流服务。
2023-03-19 0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