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的推广效果确实不错,所以很多商家都很喜欢直通车这种推广方式。对于商家来说,开直通车只要有投入,就能相对比较直观的看到流量和收益。可是,也有很多朋友在开车的时候,不知道直通车投产比怎么算?多少算盈利?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吧。 直通车投产比怎么算? 周期内盈亏为“0”;在淘宝运营过程中,根据这个可以判断你的直通车盈亏状态。 我们很多淘宝店主在实际直通车操作过程中都会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的投产比只要做到1:2或者1:3自己就没有亏钱,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同样的产品,利润率不同,CPC不同,实际衡量盈亏的投产比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些产品甚至投产比要做到1:10以上才算不亏,甚至更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持平投产比应该怎样计算。要计算持平投产比,首先需要知道以下几个核心数据: 1,产品成本 2,产品平均运费 3,包装及其他成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可加入也可不加) 4,产品总成本 5,最近7天直通车总花费 6,最近7天直通车总成交笔数 先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如果最近7天直通车没有数据,需要先进行测试才能计算。我们假设以下是产品A的数据: 1,商品成本=10元 平均运费=5元 平均包装及其他成本=2元 产品总成本=10+5+2=17元; 2,最近7天直通车花费=500元 直通车成交额=1000元 直通车总成交笔数=26笔。 一、一周产品总成本计算: 直通车总成交笔数*产品总成本=直通车总成本 示例产品A:26*17=442元 二、一周盈利计算: 直通车总成交金额-直通车花费-直通车产品总成本=直通车利润 示例产品A:1000-500-442=58元 三 直通车的两种情况: 1,直通车亏损情况 直通车持平投产比=(直通车总成交金额+直通车亏损)/直通车花费。 2,直通车盈利情况 直通车持平投产比=(直通车总成交金额-直通车亏损)/直通车花费。 示例产品A(盈利):(1000-58)/500=1:1.88; 由此可以算出,产品A的持平投产比是1:1.88,那么我们在优化直通车的过程中,整个计划也好,单品也好,还是单个关键词也好,如果这个它的投产比小于1.88则需要针对利润进行调整,如果大于1.88,则说明盈利,可以考虑加大投入。 通过以上内容的阅读,相信现在大家对淘宝直通车投产比的相关内容,自己计算方法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其实,淘宝直通车的核心关键指标就是投入产出比了,花钱的多少也是要看店铺整体运营情况的。 |
推荐阅读: |
直通车投产比怎么算?多少算盈利?
2021-06-10 17:08:01
1浏览
直通车投产比怎么算?多少算盈利?
相关阅读
图文阅读
淘宝小类目转化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范围,因为不同的商品、不同的投放策略等都会对转化率产生影响。不过,根据经验和数据分析,一般来说,淘宝小类目转化率在1%到3%之间是比较正常的。但对于一些热门小类目或者大品牌来说,转化率可能会更高,甚至能达到5%以上。
2023-06-05 20:28:48
前提条件,关键词上10分,并保持3-7天的稳定分数。直通车拖价不是想拖就拖的,而是先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很多的卖家就是因为没有满足条件,觉得直通车花费太高,就匆忙去拖价,导致翻车。
2021-07-21 22:42:13
在阿里妈妈后台搜索推广产品时,如果该产品是天猫的,获取推广链接下面有一个“获取更高佣金”的按钮,如我推广的这件产品佣金比例30%;点击“获取更高佣金”,可以看到该店的推广计划。
2021-04-07 21:02:05
淘宝大类目的运营主要以款式为主。商家们应该分析不同属性词背后相对应的人群,根据人人群去做分析,属性词背后的搜索需求都很大。所以淘宝大类目前期应该要注重选款、测款,测出点击率比较高的宝贝。
2021-12-12 12:18:23
1、百度搜索‘阿里妈妈’360搜索的话,可能会排列在下面2、搜索条显示出‘淘宝联盟’。点击登录(用现有的淘宝账号登录即可)3、没有淘宝账号的可以注册下4、进入联盟,如果淘宝账号没有绑定身份证的,初次的登录界面不一样,但不影响使用。
2022-09-28 22:50:51
淘宝新店开车通车,作为提升店铺曝光和流量的重要手段,其背后有着一系列的条件和要求。了解这些条件,对于新店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那么,淘宝新店开车通车条件是什么?
2024-05-27 13:13:16
位置多少不一样,在PC页面我们可以看到一页一共有10多个位置都是直通车广告,如果正常一个用户翻三页的话,那么就会有超过50家产品会被曝光。
2022-07-30 22:48:34
如果你想修改直通车计划名称,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登录淘宝账号并进入卖家中心,(2) 在卖家中心页面中找到“直通车”选项并点击,(3) 进入直通车管理页面后,找到要修改名称的计划,并且点击计划名称旁边的“编辑”按钮。
2023-04-16 21:40:59